未成年人检察 首页/ 检察业务/ 未成年人检察/

九三院:未成年人寒假防诈骗指南

时间:2024-01-26

来源:本站

作者:九三发稿

编辑:陈彦宇

录入:九三发稿

审核:武彧 毕竞 陶楠

【字体:  

未成年人寒假防诈骗指南

如今,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,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。寒假已至,学生们休闲在家,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是上网玩游戏,怎么会被骗呢?殊不知网络诈骗黑手早已伸向未成年人。

未成年人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,极易受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!那么,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手段有哪些?孩子和父母应该怎样做?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……

诈骗手段

   1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心“免费道具”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骗子通常在网络平台发布“免费装备”“免费皮肤”“低价游戏账号出售”等信息,诱导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私下交易,最后拉黑。

 2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心红包返利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骗子通过短视频网站、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,诱骗未成年人入群,随后以手续费、转账费、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。

3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心“防沉迷”解除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4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小心“明星福利”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骗子虚构所谓的“明星粉丝福利群”,而后“拉人头”,诱使未成年追星族进群,接下来“放诱饵”,在群内发布“充100返888”“有渠道抢到明星演唱会门票”等虚假信息,引诱未成年人付费,或以打榜等名义进一步实施诈骗。

5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小心“附近的人”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网络隔空猥亵儿童是近年来较为高发的案件,骗子以“恋爱交友”“游戏互动”等为由,通过社交软件接近未成年人,然后以怂恿、诱骗等方式实施猥亵行为,如要求裸聊、拍摄裸露照片、视频等。

【“小豆娃”未检办案团队】

提醒:

警惕伸向未成年人的诈骗黑手需要做到“三不信”和“三注意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三不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一、不信“免费领取”“大额返利”等说辞。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,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,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。

二、 不信任何宣传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。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,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操作。

三、不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。不盲目追星,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,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三注意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一、 家长要注意看管好个人账户。关闭免密支付功能,设置好手机密码和支付密码,防止孩子擅用手机转账付款。

二、 家长要注意加强教育和监护。引导孩子适度上网,防止网络沉迷,加强对反网络诈骗知识的灌输,提高甄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。

三、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交友动向。教育孩子理性追星,鼓励孩子进行休闲娱乐活动,保护个人隐私,不透露个人信息,不单独约见网友,不轻信网友的话。

 

家长应给予孩子多一些陪伴,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,关注孩子情绪,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困惑和遭遇,及时发现异常,及时止损。九三人民检察院“小豆娃”未检办案团队在此祝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,祝家长们守好“钱袋子”,平安过大年!


联系地址:九三人民检察院 邮编:161441
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0574号-2